<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IDC时评:从移动互联网看运营商破局之困
发布时间:2014-11-28 00:00:00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OTT应用日渐增多,这使得传统上一超独大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感受到了压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基础运营商的电信业务收入首次出现同比减少,完成收入金额890.6亿元。前十个月,电信业务收入仅完成9755.4亿元,和前三季度相比,增速回落0.9%,这也是第4个月的同比增速下滑。无线化和高速化已成用户上网新特点由于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提升,4G用户数量逐渐增多,这也导致了基础电信用户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继2G用户数量萎缩已近冰点之后,3G用户数量也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与此相反的是,全国手机用户数量却已激增至12.77亿户。在之前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当中我们看到,其10月份新增的232.3万用户当中,4G用户占比达到135万户,而3G用户则对应减少了157万户。由此不难发现,用户已经开始了从3G向4G的“大迁徙”。除了移动网络以外,用户对于传统固定宽带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速宽带日渐成为主流。在2014年前3个季度,光纤接入和8M以上宽带的用户比例已经占到了整体用户数量的31.2%、36.6%,数量达到6253.1万户和7331.8万户。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在线高清等对高带宽有需求的应用逐渐增多;另外一方面,也和运营商提供的免费提速有关。以北京为例,两年前的主力带宽还在2M左右,但是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光纤入户”等工程的实施,很多用户的家庭宽带都已经升至了4M,8M甚至是10M以上。除了数据上网和固定宽带之外,无线上网卡的市场也再度出现萎缩。目前其用户数量仅为1630.5万户,在无线上网用户整体市场的占比仅为1.9%。这主要是由于Wifi的普及,再加上手机AP的应用,都使得用户对于无线上网卡需求的日渐减弱。OTT应用对基础运营商形成压力如开篇所述,随着诸如微信电话本等OTT应用的增多,传统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逐渐感受到了压力。虽然从短期来看,在通信预付费模式的保护下,通信市场格局不会立即发生板荡。但传统的话音通信业务,短信业务市场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这种压力下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我们以短信和彩信为例,在2014年,移动短信业务的市场继续萎缩,目前点对点移动短信量占比已经降至47.3%。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原先的短信拜年,已经逐渐被微信拜年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运营商管道化的风险日益加重。另外,随着未来铁塔公司和虚拟运营商等新竞争者的入局,运营商的日子也会愈发艰难。因为像虚拟运营商这样的竞争者,目前多数都不指望通过电信业务本身赚钱,而是将其作为吸纳用户的工具。但对于基础运营商来说,却不具备如此能力。和传统通信产品凋敝的境况相反,移动互联网业务却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截止到10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经达到了16.05亿G,同比增长58.6%,纵观全年,整体增速甚至有望突破60%。在移动互联网的总流量当中,通过手机上网方式产生的流量占比已经达到了86%。IDC圈评论员认为,市场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变化,除了说明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用户需求的改变之外,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不变革的情况下“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传统的基础运营商习惯了过去“一超独大”的优势地位,再加上彼此划地为王的格局限制,比如运营商推出的很多网络应用,基本上都是基于自身的网络,这大大限制了用户的体验。这些都最终导致了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作茧自缚局面的形成。运营商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局,就必须制定出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策略。比如在目前流量为王的时代,运营商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基础通信服务网络;同时还要在这张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产品生态,以便去迎接对手的竞争。